待我和李安文赶到时,府里的各位已经就座。又过了约莫半盏茶的时间,台上悠悠扬扬起了琵琶轻敲了檀板,这便是开场了。

    今日青离演的是最常见的惊梦一出,方适时,杜丽娘梦中相会柳梦梅,一切纠缠缱绻死生羁绊即由此而起。我虽对昆曲一知半解,但也知是经典,便打点了十二分精神看。

    台下忽然起了骚动,琵琶婉转变调,便有两人着女装迤逦上台,打了个亮相。

    “好”有人拍桌大叫,如石投水面,激起一阵叫嚣。

    韦青离长衣水袖,视台下如无物,起调展袖,发声吟唱。方一开口,唇齿间发出的水磨腔调流丽悠远,又惹得台下一片叫好。

    韦青离在府中给我的感觉向来是有几分疏离。眉目疏朗内蕴光华,如浊世冰雪,不惹尘埃。到底才子风流,扮相唱腔,回风流雪。水袖长舒,轻衣缓带,姿态步法轻盈款款,顿挫徐急,缠绵柔曼,悠远见长。

    我头一次见到如此惊艳的古典之美,看得眼光直直目不转睛。

    殷元笙在我身旁,许是我表情过于花痴,又或神情太过白痴,使他误以为我欣赏能力过低,好心偏过头来提醒道:“下一调便是皂罗袍。”

    话音还未落,琵琶声又是一调收尾一调新启,起承转合利落连贯,即便是外行也听出不是凡俗之技。

    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。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”再熟悉不过的唱词在耳边生生绽开,美的夺人心魄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我终于似叹非叹,跟着众人叫了声好。

    再后面,台上一路咿呀风流,我的心思在场内几位公子身上转悠了一圈。

    华眠年纪尚小,对这些事还不甚懂得,只是看那旖旎风景。殷元笙、夏辞秋、尹维舟还有李安文,都是一等一的读书人,阳春白雪品位不俗,此时看的自是投入。

    其他几位虽然对昆曲如我一般不甚精通,但也被韦青离牢牢吸引。

    一曲唱罢,台下好声轰然。韦青离眉目淡扫过底下诸人,垂眼敛袖,不做分毫停留。

    啧啧,真是个好样儿的。是以我在走出大门的时候,腰杆儿也比平时更直了几分。

    “看不出来,老爷倒也多情。”回府路上,夏辞秋这厮不知怎么着,就从我身边钻了出来,笑容暧昧。

    废话,要是这壳子原周大地主不多情,府上这些幺蛾子又从哪里来我心里笑一声,面上却挑了挑眉:“喔”

    “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。这可是老爷唯一叫的一次好,我都替青离有些不值。”

    原来如此,这倒是我忽略了。不过习惯了鼓掌,真要学那些人拍桌子叫好,一时还真有些为难我。

    对了,这叫啥,文化差异。

    “呵呵呵呵,这样啊。不过是小姐闺怨矫情,有什么多情不多情的,呵呵呵呵。”我被夏辞秋闪闪烁烁的眼神盯得头皮发麻,只好干笑几声。

    府上诸人连同李安文一起,在聚财楼吃了顿庆功宴,我才抱着花枕深一脚浅一脚的回了府。

    晚上许是多喝了两杯,只觉头疼得更厉害了些,偏偏又无心睡眠。

    闲极无聊,看见藏书里正巧有本牡丹亭,便随手取了下来翻读。

    扉页翻开,上面却正书红妆别传四个大字,龙飞凤舞,笔法有些熟悉。

    似乎,似乎我并没有买过这本书

    我盯着书蹙眉发了老半天呆,终于拍案而起:他奶奶的王老板,居然敢浑水摸鱼,夹书加卖给我

    心里打定主意明儿个就去寻他退书,当然,在退书之前不看白不看。我多取了支蜡烛,打算通宵看完。

    这红妆原来姓周,嘿,好家伙,又一个姓周的。我对自己本家的发迹史向来感兴趣,捻捻手指继续看。

    这周红妆是本朝的大将军,也是前大将军周长翎的独生女儿。专门说周长翎的那本长翎全传我这两日偷空在府里大致翻了几页,对这位家喻户晓的大将军生平,也知晓了个七八分。

    这事儿说起来就远了。

    恶魔的玩物小说5200

    周长翎原本是先皇周长茹的亲弟弟,因为这燕国尚女尊,因此周长翎筒子长期不受老老皇帝的重视。

    但是,和所有传奇话本一样,金子是总有发光的一天的;是男猪脚,生活是总会为他开金手指的。

    于是周长翎筒子一直奋发向上,在逆境中不屈不挠,自学成才。终日苦读兵法,平时热爱锻炼,以玩弄刀枪等危险物品为兴趣。

    在周长翎筒子的不懈坚持下,在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也会热爱他的标语下,周长翎筒子大展身手的机会终于来了。

    魏国、楚国和卫国,三国联合攻打燕国。盟军号称百万。

    燕国损兵折将,最后竟然无将可出。周长翎主动请缨,不得已,先帝派其统帅全国兵马,号称兵马大将军,振臂一呼,莫无不应,风光煊赫。

    而后,燕、魏、楚、卫会于惠州,成为这一次战争的最终之役。史称长翎之战。

    叫长翎之战的原因很简单,因为周长翎打赢了。

    以燕国举国三十万兵力,战胜盟军百万之师。

    当然,这里面不可置疑的有水分。按照史书定律,对于战争,为了凸显皇帝的英明,国人的爱国,往往自己的军队人数会在记载时大大缩水,而对方军队人数则是诡异的多。

    但是,就算加减十万,这个数据还是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古代的打仗没啥高科技的东西,也就是在阵法诡计上面钻钻空子。但是大多数时候,战争就是肉搏。好比对殴,人数多的一方胜算则大。

    是以我看到这一记载的时候,长长的吸了一口冷气。

    话不多提,依然和所有的传奇小说一样,这个时候周长翎筒子一将功成,班师回朝。于是,顺应历史的轨迹,往往这个时候得胜回来的将军,就会被某个小人在皇帝面前说成功高震主,有谋逆之心布拉布拉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将军的选择通常有三条路。第一,谋反。反正黑锅也背了,不如坐实咯。第二,跟皇帝痛哭流涕大表忠心,双手奉回兵权告老还乡。第三,死脑筋一条筋,要死不死的回了朝,还拿皇帝当自己人。

    这周长翎偏偏被水注了脑子,和皇帝血缘上是一家人亲兄妹,也真把皇帝当成了自家人。

    周大将军虽然是男猪脚,但是作者好歹也是读书人,不至于丧心病狂篡改历史。在某年某月某一天,周大将军,在府上离奇身亡。

    长翎全传到此结束,我还记得在书的最后一页上是满满当当批驳皇帝哀悼将军的悼词。言辞恳切,不忍卒读。

    人能活到这份儿上,倒也不枉在这人世几十年走了一遭。

    长翎筒子和先帝都乖乖回去见祖宗了,在我手上这本红妆别传中,两代人的恩怨那个情仇还在继续。

    粗粗看了一下红妆别传,似乎大抵写书人对周红妆这人尤其不齿。

    作为皇室血脉,功臣独子,又是个女人。不论是不是皇家要笼络天下人心,周红妆从小到大的小日子过的滋滋润润。

    继承了老爹的优良基因,红妆姑娘从小便展露了惊人的兵学天赋。排兵布阵,沙盘对决,杀得陪读的兵部侍郎片甲不留。

    后来渐渐长大,红妆姑娘也懂了些人情世故。和已经是兵部尚书的原陪读兵部侍郎再摆沙盘时,也知道尊重老人,总是会好心特意让对方留下一兵一卒的活口,让空旷旷的营阵上好歹还有那么点象征性的生机。

    老先生受不了这等刺激,为了眼不见为净,特意上书现在的皇帝大姐庆帝,推荐红妆姑娘女承父业,接任周长翎兵马大将军一职。

    庆帝见红妆年纪尚小,不足以成大乱,收回其兵符,便让红妆姑娘当了个光杆将军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平地升起波澜,红妆姑娘一辈子或许也就当个闲散将军,悠游一世了。

    可是,魏国、楚国、卫国眼见长翎大将已死,只是个小姑娘坐镇,待自家兵力恢复后,不死心的再次大举来犯。

    这一次,还是和上一次一样,盟军号称百万,连个数字都懒得改。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让大家久等啦来来,大家唠唠嗑,下午三点继续直播~